城网战“疫”日记:立春来了,春暖花开不会太远


□钟柳梅


  2月4日,立春。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这是新一轮节气轮回的开始,也是一年中的转折点,寒尽春生。


  从阳台看向天色,阴沉沉的,让人身上的寒意又多了一分。犹豫了一下,回房间加上围巾,背上背包,我才出门。家人在身后叮嘱,戴着出去采访的口罩,回来后一定要换掉,外面的细菌多……我笑了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口罩就像2003年“非典”的板蓝根一样珍贵和奇缺,除了一线的抗“疫”人员,每天奔走在各个疫情防控场所的媒体,也属口罩使用大户,自我判断,能用则用,不用再弃。正想着,一股寒风袭来,我裹紧了衣衫,身后家人的“唠叨”却给了我一份暖意。


  街上依然冷清,车辆不多,店铺大门紧闭。往年到了年初六后,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会恢复到年前的景象,今年截然相反。一基层工作人员在朋友圈分享大良城区中心一条街道早8点和晚6点的图片,不同的时间却是相同的画面:长长的街道空无一人,店铺全关。她调侃,“以往车流如织在这个春节如此安静,难道只有我一人在上班吗?”


  其实不然。冲锋在疫情一线的“逆行者”,并不孤单!


  “我年纪大,安排我”、“那里危险,让我去”、“我是党员,我先上”……当我听着一个个疫情防控人员说出这些话时,眼眶有点发热,“逆行”坚守的请求化为最动人的声音;退役军医深夜11点多发出的“请战书”,定然是对人民安危急在心上的焦虑让他心情难以平复;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一遍遍拨打湖北籍外来务工人员的电话,核实是否已返回顺德,每天至少三次上门对居家隔离人员核查,他们的不厌其烦,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医院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从不考虑个人安危,详细询问病情,耐心对待每一个被暂时隔离的患者,那是对生命的“厚爱”……每天,无处不在的战场让我看到顺德社会各界通过各自的方式,扛起了责任,传递爱和温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


  刷着朋友圈,看到一网友发“做好防护入货,继续闭关”,寥寥数字却还能感受到对方的轻松。可是,这样的轻松背后是沉重和付出,是多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瞧着配图,我的心里却升起一股无名之火。一家三口,一家三口在超市购物,而且其中一个还是两岁左右的娃。我想着在评论区狠骂一番,想想作罢,默默地在朋友圈再发一篇提醒文《战“疫”关键 切莫出门》。


  收拾心情,踏上了寻找和传递抗击疫情正能量的路上。当天的采访对象有些特殊,她就在集中留验点值勤。集中留验点,就是定点隔离场所,因为住着的隔离对象,要么是从疫情地来,要么是和疫情地的人有过接触,这里多了一份神秘,更多了一份危险。采访对象是一位单亲妈妈,她报名值勤,女儿只能一个人在家。我问她,怎么这么狠心?“危难面前,孩子也要学会成长。”她的回答击中了我的内心。


  危难时期,操心孩子的又何止是家长?放假安静了一段时间的孩子的班级群,昨天下午又热闹起来,原因是语文老师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在这特殊的时期里,想尝试通过另一种方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邀请家长进入她建立的“班级小管家”。


  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截至2月2日12时,顺德确诊病例16例。作为一名家长,我担心孩子走出去感染的风险,更清楚多一个人出去,给一线抗疫人员就增加几分压力,所以这段时间孩子都是大门不出。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学校尚未明确开学日期,我开始焦急孩子的学习怎么办?时间白白流走了怎么办?老师的这一波操作,犹如一束阳光,照亮了焦虑的家长和虚度光阴的孩子。“叮叮咚咚”的微信提示音,是家长的积极回应,更像是一种希望之音。


  虽然真正的春天还没来,但“立春”都来了,春暖花开也不会太远。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