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广绣竟是“男绣娘”的天下


“家家有绣架,户户有绣娘”

……

慢着!

广绣可不只有绣娘,还有绣郎呢

针尖上的男人,

曾经绣出属于他们的高光时代~


22.jpg


  “刺绣本属于妇功……多出于民间妇女农闲业余成就。”然而,广绣这种看似只有女人纤纤玉手才能完成的技艺,历史上绣工却多为男性,而且由男工引领着最难的技法,他们有个统一的称谓:“花佬”。那时候习惯上把“花”字读成“些”音,所以“花佬”也被读作“xielao”。


  在清中期时,广绣的外贸出口情势极为繁盛,可谓供不应求。广绣行业欣欣向荣,“花佬”也达到了兴盛时期,约有3000名男绣工,有着“三千花佬”的传奇。


  那时候的广绣业,门风极严。不仅有“入行者必须为男工”的规定,而且在技术传承上也流传着“传男不传女”,以及“同一时间内限收2名学徒,学期至少4年”的行规。而花佬的亲属如老婆、女儿,即使做得再好,也只能算作“从属”。


  即便是后来到了明末清初之际,由于人手不足,交货任务又紧,不得不放宽条件让男女绣工都参与到刺绣工作中来时,他们之间的分工也是各有不同的。


  男绣工绣精制品、艺术品,而女绣工是绣日用品、供神用品。或者是女绣工按图稿绣上简单的部位后,交男绣工刺绣重要部位,如人物的头部、手部,动物的嘴、爪、眼及羽毛等。除了刺绣外,男绣工还负责“执花”(质量检查)和“洗花”(清洗绸缎上出现的污渍)等工作。


20.jpg


  为什么当时的广绣会颠覆千百年来只有女子才穿针引线的传统,反使男工唱了主角?


  推究起来,一是因为当年的订单太多,工人需要加班加点赶工,而且很多绣品都是大幅作品,需要长时间站立着刺绣,对绣工的体力和耐力要求很高;二是因为当时的男绣工多是民间工艺的“多面手”,他们中既有画师,也有不少绘彩瓷和扎花灯的艺人;再者,当时广东的社会风气也并不允许女子抛头露面出来工作挣钱……


  就这样,男工“一枝独秀”,在广绣最辉煌的岁月里薪火相传。



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谭苏铭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