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婚俗趣谈 | 男女新婚要男方买“大床”,否则......

顺德婚俗遗风之二:嫁妆礼仪及“上字”


关键


顺德水乡,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较外地明显高,一是妇女一生为家庭付出,不仅要承担家务,照管儿女,孝顺家公家婆,在农村的还要参加劳动,如摘桑养蚕,割草喂鱼,种植蔬菜瓜果,觅柴草等日常工作,非农业的则在家弄蚕丝织茧绸布增加收入,自然拥有家庭话语权。


一般人嫁女,女家尽力筹措嫁妆,目的一是向男家显富,意在增加女方在男家的地位和话语权,二是减轻男家结婚的经济负担,免日后自己女儿在男家挨穷吃苦,此良好的心愿发展至今,顺德人嫁女大都不甚讲求礼金,意思意思便行,与外省一些地方滥要礼金动辄两位数完全两回事。


嫁妆礼仪


9cc4a763f77f424ab5650346bb817945.jpg

图源网络


“请期”(即迎娶吉日)确定后,男家(娶得富家女的)只需在新房备张“双人大床”,就可放下“操心袋”了,其余一切由女家置办完礼。


在大婚吉日前一两天,女家的送嫁妆队伍要选正大路(男女方毗邻而居也特意绕远路,迎亲亦是),招摇过市。旧时富家千金的陪嫁物中大多有全套红木家私、金手镯玉耳环、四季新衣、四季被褥、房间帐帘、锦绣花枕、铜锡器皿、火钳剪刀、杯盆碗碟、灯盂锅筷、梳妆镜台、刀尺针指等。所以旧时的一般人家真是“贴身家嫁女”了。


可是不论贫富,有样东西绝不能缺,那就是“子孙桶”(便桶)。此桶(各地有异同)有的外边涂成朱红色,桶内装有用红线穿连的铜钱、百果、两封利市,放在新房床侧。开门之时,由主家子侄或觅一双亲健在,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开盖,把桶内东西取出,利市归小孩,寓意“早生贵子”(此俗部分人尚兴)。         

                      

上字


有的新郎到了婚礼当日的凌晨吉时,祭拜完毕,要在家举行“上字”仪式。人的“名”与“字”是有区别的。《颜氏家训》有“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之说。“名”是自称的,属于“私有财产”,他人不可随便称呼。为了讳名,便用“字”来代替,“字”才是共有的。称呼他人的“字”,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我们只能够说“玄德公”、“孔明先生”,而不能直呼其名“刘备”、“诸葛亮”,否则,就是对人家的大不敬(现时已没有这般讲究,只重于形式)。新郎“上字”,表示其已成人,按祖宗排列好的“字辈”命名,用大红纸书写好,再用字架装帧,披红挂彩,高悬正厅墙壁上,一般不再摘下。


■小趣闻


此前提到男家需在新房备“双人大床”,为何独独这张“大床”男家非备不可呢?原来旧习俗只有“箩底橙”、“卖剩蔗”(指品行极差或极丑的女性),或男方穷甚“蒙正”才会要女方“倒贴”大床。


■现代婚俗备忘录(现时部分地区尚流行)


嫁妆礼仪:“头栊”,旧时樟木栊,现时兴皮箱,新娘的随身之物;内装新娘的衣物及红枣、莲子、百合、桂圆、利市等吉祥物,寓意年生贵子。新娘过门时,“头栊”要先于新娘进新房,寓意坐享其成。还要有“龙凤茶壶杯盘”一套,预备斟“新抱茶”用;“日房灯”(煤油灯)成对,进房就得点亮,直至婚礼完毕,寓意光明磊落,见得光。


■更多精彩


顺德婚俗趣谈 | 睇睇,顺德“过大礼”有几架势!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