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楼在旧时作战时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也用于防御土匪山贼,保护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顺德现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炮楼,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关注过呢?
乐从杨滘炮楼
据说,盛期乐从杨滘炮楼有炮楼近40座,现除杨滘水闸堤围炮楼保存完整外,其余炮楼大多已荡然无存。杨滘炮楼旁有一条沿水道蜿蜒的基围,它从罗沙交界一直延伸到杨滘与南庄交界。河边、草地、日落、微风、古建筑……这是个很不错的休闲娱乐去处。
伦教镇东炮楼
镇东炮楼位于碧桂公路辅路永丰路段涌边,建于抗战时期,用作抵抗日军侵略与防盗示警。炮楼顶部刻有“镇东炮楼”四个大字,年代久远,字迹剥落,现已模糊不清。炮楼约高9米,四角方形,地基周长约20米,红砂石基底座约高1米,青砖墙壁高约8米,厚约0.4米,抗击力强,非常坚固,炮楼内储存作战物资,内设楼梯上落(现已拆毁),楼身设有瞭望口,四面预留多个枪眼,可以瞭望敌情和射击敌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当时土匪们老远看到有高耸的炮楼就不敢再来了,炮楼简直成了邻近乡村的保护神。
杏坛青田炮楼
旧时炮楼是充当着抵御外敌的重要角色。青田炮楼建于清末民初,一共有三座,呈品字,在东西北各一座。以砖石铺砌,四层地基以红石为主,十分坚固。从外面可以看到分布在四面的炮眼,楼顶还有眺望台。
杏坛上地村炮楼
炮楼是上地村古民居群的一道独特的景观。主要建于社会动荡的清中后期。它是预防战乱和外来劫匪的防御性建筑。四周布满枪眼,各层木梯直通堡顶云台。在上地村这样的炮楼共有七座,现存三座。在革命时期,这些炮楼为村民提供了特别的安全保障。
乐从永利炮楼
高高耸立的更楼“永利楼”,俗称石炮楼,位于乐从,建于民国28年(1939年)红砂岩砌成,四方架构,每层设有多处枪眼,稳重大器,雄伟壮观,保存完好。
杏坛西胜炮楼
西胜炮楼建于解放前,面宽3.68米,进深3.68米,高14.50米,外墙青砖,共四层。在当时,西胜炮楼高耸、视线开阔,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起着保护乡民的重要作用。现在却荒置并隐藏于进士巷当中。
历经沧桑,虽然不知道炮楼经历了哪些风雨,但是依然能想象到它在抵御外敌时起到的作用。其实,顺德现存的炮楼还远远不止以上提到的这些。你附近有这样的炮楼存在吗?关于那些炮楼的历史故事,你了解吗?
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