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古树葱葱、
麻石板凳、美池桑竹之属......
这样的地方可不只有逢简水乡,
还有这样一处“古”村庄。
图摄|顺德城市网网友“Angelfan”
古朗开村于宋末元初,最初叫“荫村”,因为当时这里滩涂地上有大片的荫树林,之后的改名还得从一段故事说起......
话说在明朝正统十四年,黄萧养率领1500多艘战船围困省城广州,打算分兵攻打佛山堡,但可惜最终对抗敌军失败,后来清兵一直追到古朗,因为传闻黄萧养有个姑姑住在古朗,于是,数以百计的村民被无辜杀害屠杀。为纪念及缅怀受害的村人,取“古塚”之“古”字,改为了如今的古朗。在古塚上,后来长出了两棵大叶榕树,有一棵在上世纪70年代的台风中被摧毁,一棵保存至今,成为了村里最老的古树。
如果说改名为了纪念,那么得以保存就是“幸运”了。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大炼钢铁的运动兴起,而古朗村处于顺德偏僻的地方,没有多少人留意,所以砍树炼钢在古朗村基本没有。
图摄|顺德城市网网友“Angelfan”
除了有悠悠古树见证着村子的历史,还有不少古建筑。
清朝时,有一位老人年过百岁,乾隆皇帝当时亲自下圣旨纪念,至今还留有记载此事的“百岁坊”。百岁坊建于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年),正门背刻“寿母梁氏皇清耆儒得觉伍公之妻,生于顺治九年八月初四,今届乾隆十七年(1752年)卒,一百一岁,奉旨坊表百龄,特赐龙缎帑金。”
图摄|顺德城市网网友“见闻佛山”
在古朗村有十多座庙宇,其中最有故事的南海神庙(洪圣宫)。相传在清朝年间,古朗的一艘商船要运一批货物经南海到瑞士。因水路遥远,在出发前船主到此庙抽得一签,说是上签可行。当船行至菲律宾海域时遇到大风浪,整条船连人带货侧翻入海。在当地人的营救下,人货无损。为答谢此签,商人重修此庙,并命名为“南海神庙”。庙前香烟缭绕,香火鼎盛,寄托着村民最原始的信仰。
如何,古朗村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古”村庄呢?
如果不够,那还有一首古诗哦。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杏坛古朗人梁有年中了乙未科进士,在一次御宴中,神宗皇帝问到他家乡古朗的风貌,梁有年作了以下这首诗:
三关六寨五拱桥, 花香千里芙蓉娇;
十八仙洞慕人到 ,碧水绕处红绿飘。
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旷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