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的碧江村,古称“迫岗”,因有一小山岗称碧岗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
该村始于南宋初年大规模建村,主要姓氏为苏赵两姓为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碧江村作为典型的岭南民居,以其水乡特色著称,自古还有“顺德祠堂南海庙,顺德祠堂尤以碧江为最”之说,村内保留了完整的古村肌理环境、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明清时期属顺德四大圩镇之一,素有“文乡雅集”之称。
碧江金楼。
从古至今,碧江村人才辈出,有苏葵、苏珥、梁若衡、苏丕文、苏吉臣等著名学者和仕宦名人。由于文化和商贸发达,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筑。碧江还保留了金楼、泥楼、职方第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民居,以及慕堂苏公祠、砖雕照壁、五间祠等岭南祠堂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碧江金楼这座是当时岭南的重臣苏丕文昔日发挥才情意志时用的藏书楼,因一位公主的到来,后被当时的人冠上“金屋藏娇”的典故。事实上,“金屋藏娇”中的“娇”是指清代慈禧的干女儿戴佩琼,其父戴鸿慈曾是岭南在朝为官较大的一位,因戴鸿慈深得慈禧受用,慈禧将其女儿戴佩琼纳为干女儿,并赋予公主头衔。
碧江金楼内饰。
而后,慈禧将干女儿戴佩琼许配给苏文丕之孙苏百诩。为了表示对皇室的重视,当时苏家将其珍贵的藏书楼腾空,作为这场门当户对婚姻的新婚房。这厢是岭南才子,那厢是公主佳人。贵为公主的戴佩琼也带来自己的嫁妆贵重的黄金。为了表示对千金之躯的公主重视,苏家将公主陪嫁的黄金化成金粉,漆在新婚房随处可见的木雕上。屏门、门坊、檐板、厅壁、天花藻井的木质雕饰均以真金镶贴。从此,“金屋藏娇”因此得名。
碧江村还有众多民间习俗,有鱼灯会、赛龙舟、南狮等;还有秋色艺术品、剪纸、木版年画、彩扎龙、刺绣、竹织、藤编等民间工艺。民族工艺方面,碧江继承了岭南的地方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内涵丰富的岭南文化沃土中。
文:顺德城市网网友“千城墨白”
图: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雕刻时光”
编辑:刘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