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世,他来到大良,向书艺梦想刻苦前行!

胡锦秋,顺德均安人,是顺德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佛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胡锦秋的父亲虽是农民,却是一位多才多艺且又造诣极深的艺术家,他不但能书能画能刻,而且是粤韵中的音乐好手,在顺德区均安镇中颇具名气。


1.jpg


胡锦秋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接受熏陶和磋磨,一枝笔一摞帖,一把刀一方石,陪伴着他髫龄时期的成长,其间虽然失去了不少与同龄小朋友玩耍的乐趣,但却使他形成了从书写和雕刻中寻找乐趣的良好习惯,为日后书法和篆刻艺术的深造和发展打下了厚实基础。


5.jpg


6.jpg


但是正当他准备报考书法专业学习的时,一声霹雳梦想幻灭,父亲重病离世。年纪轻轻的锦秋唯有挑起家庭的重担,为求生计开班授徒。谋求生计时,他也没有放下对书法艺术追求。在谋生的营营役役中马隙偷闲,研读简牍碑帖,以唐人书法开始,然后上溯汉魏碑版,以致钟鼎甲骨,从而跳出了书法艺术的第一境界,但他不满足于此,为自己确立了“不随时趣”以古为徒的文人学者路子。


2.jpg


但这些于他并非易事,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而且又不能放下生计外出求学,他知道要成功就必须不断地多渠道地吸取营养,于是,他不但刻苦读书吸取前人的知识,而且经常把自己的作品分寄给全国各地的师友,恳请他们提批评意见,他的虚心与执着赢得了很多老师的赞许,使得他的书艺迅速提高。


3.jpg


后来,为了扩阔学习空间,增加研习机会,他毅然离开了均安,来到了顺德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大良,他广结艺缘,为人谦恭好客,在他的工作室“可晋山房”里经常高朋满座,探讨交流书艺到深夜。


4.jpg


由于他的聪慧, 勤奋以及高度的亲和力,最后成为了书坛名宿李良晖老师特别器重和重点培养的对象,在李老师和其他前辈的悉心栽培下,学养不断提高,书艺日臻精湛,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温厚敦朴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没有丝毫的“江湖味”和“市侩气”,真正做到了“古心兆墨”,进入了“人书合一”,“得意忘言、得鱼忘筌” 的艺术境界。


来源:佛山市书法家协会 张野

图源:佛山市书法家协会、南粤书画院

编辑:冯甄霖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