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非遗】“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卜卜脆!


0.jpg

(摄/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JR史密夫”)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龙江煎堆是广东地区汉族年宵食品,始制于明代广东顺德龙江镇。龙江煎堆制作技艺,是以糯米粉糅合粘米粉碾作皮,以爆谷花与炸花生加糖浆搅拌均匀作馅,捏成球状,大若拳头,然后在表面沾满芝麻,下油锅炸至金黄色。


  据了解,龙江与九江这二个地域相连的地方,却产出二种不同的同名煎堆产品。二种煎堆并称二大流派,际遇也几乎一样。广东人喜欢做煎堆食煎堆,除了其香口好食之外,而且其外形圆碌碌,有团圆、“碌得起”的吉祥之意,也是春节送礼佳品。


1.jpg

(摄/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yesir”)


  据传很久以前,一个大年三十的夜晚,龙江乡突然狂风骤起,冒出一头吃人怪兽,导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只有少数躲藏在屋里的人才幸存下来。这头怪兽被人们叫作“年”,为了铲除它,一名叫“阿堆”的青年提议做一个稻草人,以面粉造人头,以烈酒鲜肉做馅,后来年兽再犯时果然中计,喝得酩酊大醉,阿堆与之搏杀,铲除年兽的同时,阿堆也不幸丧命。龙江村民为了纪念阿堆,每到逢年过节就制作一种煎果,后来更名为“煎堆”,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龙江煎堆。


2.jpg

(摄/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yesir”)


  作为龙江煎堆的传承者,百年老号——安乐园的前身万成饼家,这家百年老号在传统食品行业中显得格外耀眼,多年来一直坚守和传承着龙江煎堆的制作工艺。


  清末民初,温康六成立了万成饼家,始立铺于顺德龙江镇龙山,所生产的龙江煎堆远近闻名,岭南乃至港澳地区几乎无人不晓,成为风头无二的龙江老字号。当时高高悬挂的万成饼家牌匾依然保留到今天,上面书写着“合制而成”四个大字,落款清晰可见当时前来祝贺的各大行家之宝号。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了公私合营的年代,万成饼家由政府收编,龙江煎堆第二代传人温景万应邀加入了当时龙江政府组建的龙江食品厂,专门负责龙江煎堆等传统糕点的技术指导工作。


  改革开放初期,龙江煎堆第三代传人温仕辉与兄弟继承父亲衣钵,在龙江最古老的旧街——安乐街建立起前店后厂式的安乐园饼家,并在人民南路环社里一号开设店铺,生产销售安乐园品牌龙江煎堆、贺年酥角、嫁娶礼饼、中秋月饼等传统糕点,祖辈一句“安心巧制信誉著,乐意经营客如云“,道出了安乐园的经营理念。


  温仕辉透露,现在人们喜欢吃低油类的煎堆,他专门设计出了“脱油器”,“以前传统脱油是放上一晚,有了这机器,5分钟就可以了。”由于其食味松脆甘香,而且意头好,长期风行粤港澳地区。


文字|综合整理

编辑|中冰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