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熟悉的口头禅,原来都源于粤剧!


4.jpg

(图/微博)


我们经常说的“爆棚”,形容人山人海的场面,如演唱会爆棚、商场购物爆棚,一听就热闹非凡,人气鼎盛。这一个词,就是来自粤剧演出,指看戏的人很多,把戏棚都挤爆了。类似的还有“爆肚”,指演员即兴讲的台词。“六国大封相”,指人多场面乱,情况很复杂。这些隐语和歇后语,都来自于粤剧戏台。


广府人情醇厚,做事喜欢皆大欢喜。如今我们做错了事情,要“斟茶认错”;遇到情况紧急,要临时找人开工“补镬”,加班费要翻倍;徒弟对师傅恭恭敬敬,要受得教训……这些人情世故,最初都来自粤剧戏班的行规。


6.顺德粤剧团《铁马银婚罢兵戎》剧照.jpg

顺德粤剧团《铁马银婚罢兵戎》剧照


一些粤剧的行内人语,如今也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行内形容一个演员样样功夫都熟练,就说“大镬蒸餸———样样都熟”。相反,一个老演员在一些很低级的技能上失手,就是“老猫烧须”了。某演员对某场戏驾轻就熟,轻而易举就能胜任,此为“马骝仔上树”。对一些表演拙劣、手脚僵硬、木口木面的演员,观众就毫不留情地批评道:“犟手犟脚,成只油炸蟹咁!”


粤曲演唱有“叮”有“板”,是粤剧音乐的节拍强弱形式。演员演唱时不合叮板,俗称“撞板”。这已成为粤语口语常用语,有什么事情办不妥、犯了禁忌,就说:“弊家伙,撞板!”


“万能老倌”薛觉先向来以发口跌宕、板路稳健著称。有一次,一位粤剧大老倌和薛觉先同演《穆桂英》,回到后台,老倌请教薛觉先:“五叔,我今晚做得点啊?”薛觉先说:“你扫扫埋埋,返去可以间一间房了。”众人不解,老倌更不解。薛觉先解释说:“你今晚嗰段中板完全唔啱板啊,跌到成台都系板,将地板扫埋返去咪够间一间房啰。”


粤语本身就是音乐,分作不同的平仄,有独特的韵部,具有丰满的表现力。这些语言经过岁月的磨砺,充满生活的智慧,早已深入民心,流传百世。


来源|综合钟哲平文章

编辑|韦人方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