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是广绣繁盛之地,在大良华盖路内,一座广绣大厦伫立在热闹的步行街中。不远处,清晖园北门的对面,还有一家名为“广绣庄”的店面,店内出售香囊、手机袋、手抓包、围巾、大披肩、旗袍、挂画等广绣的观赏品和实用品。
大部分人可能并不知道,广绣庄和广绣大厦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其实,广绣庄正是广绣大厦内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德公司”)的一家内销零售店。这家公司的产品同时销往以西班牙为主的欧洲国家。
富德公司前身是顺德刺绣工艺总厂,1973年,顺德二轻局依托顺德各镇绣花厂的技术力量组建而成,承接省丝绸进出口公司移交的总厂业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顺德是实用广绣的重要产区。据统计,1979年,顺德全县绣花女工有19000多人,其中2000人是在职绣花工,17000人是家庭绣花工。当时顺德绣品15%左右是观赏品,销往港澳转销台湾、南韩和东南亚,85%左右是实用绣品、经香港转口欧洲。
随着行政地域的变化和国企改制,顺德刺绣工艺总厂几易其名,成为现在的富德公司。
产品外销占据大比例,以马尼拉大披肩为主
(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供图)
在2009年之前,富德公司生产的广绣实用品和观赏品100%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郑茵介绍,由于金融危机,2009年开始,公司创建了内销品牌“广绣庄”,如今在国内市场已经小有名气。目前,内销绣品占据富德公司产量的20-25%。
“广东出口马尼拉大披肩到西班牙已经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郑茵告诉城网君,西班牙一直有使用大披肩的习惯,出口量较大。马尼拉大披肩是西方女性时装中常见的配饰,通常是正方形,上面有精美的真丝刺绣,用长长的流苏装饰。
(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供图)
虽然名叫“马尼拉大披肩”,但并不是产自菲律宾的马尼拉,而是中国。“远洋运输的船会经过马尼拉卸货重新装运,再运往西班牙,所以对西班牙来说,这些都是马尼拉大披肩,他们以为是马尼拉过来的。”郑茵解释。
创新绣品载体和宣传方式,坚守手绣传统
公司产品长期以外销为主,有没有考虑拓展更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年轻消费者?对于城网君的疑问,郑茵表示,公司一直从实用绣的载体等方面,考虑产品如何和当下的生活潮流相结合,包括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小件、有趣的DIY绣品,都在尝试中。
郑茵还透露一组数据,对公司绣品感兴趣的人群85%以上是18—44岁这个年龄层,这个群体也是公司的目标消费人群。目前,公司已经着手准备增加线上展示和销售的渠道,在新媒体上推广绣品。
不过,尽管追求产品的多元化和宣传方式的网络化,但手工刺绣的传统不会变。郑茵认为,可能对某些消费者来说,机绣也能接受,甚至有些模仿手绣的产品也挺好看,但公司要坚守的就是手工刺绣这个传统。“我们是希望广绣这个东西可以传承下去,不希望用机绣看看怎么样去取代它。”
同样一副刺绣产品,手绣与机绣的价值千差万别。手工刺绣的价格与刺绣的面积以及工有关,重工刺绣在工艺上需要花费很多功夫,轻工则相反。郑茵给城网君展示了西班牙皇后做连衣裙的绣片。一片花瓣用了三层颜色,这个精度就属于中等偏上,价格也会偏高。
绣工难培养,工厂建到家门口
如今年轻人选择比较多,绣工培养成功率比较低。招进来的绣工学到能养活自己并不容易,还得看天分。“天分好的一个月就可以上手,有些人做十年做出来都不好看。”郑茵说。
富德公司目前有三家直营店,顺德两家,广州一家。总部广绣大厦主要不是做生产,而是负责刺绣的图纸设计、材料提供、做样品、验收、出货等环节。考虑劳动力成本以及招揽绣工的难易,公司在20多年前开始把生产厂搬到偏远山区。
“我们针对一些贫困地区,不能出来打工的妇女,把厂开到她们家门口,她们就很愿意过来。一方面可以照顾家庭,农忙的时候也可以帮忙,又可以赚到钱。”郑茵表示,这种模式就如现在总说的“精准扶贫”、“居家灵活就业。”(谭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