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宅家在线学习二个月后,广东的初三、高三学子们于4月27日开始返校复学。对于家长来说,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还有一个好消息同样值得大家关注,即光正教育集团旗下学校、顺德民办学校“新秀”——顺德光正实验学校将在今年9月迎来首批学子,目前招生工作有条不紊地筹备着。
为了让大家对顺德光正实验学校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近日顺德城市网连线该校校监钟群莲,向广大学子、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特色建设等。
师资力量强大,学校特色创建有“新意”
顺德城市网:钟校监您好!继北京大学之后,近日又一顶尖学府——清华大学给东莞市光明中学发来喜报,提出希望与光正教育旗下学校继续携手,为更多学子圆梦北大清华,这也是光正教育“以诚心服务社会,以爱心培育人才”先进办学理念的有力证明。
顺德光正实验学校作为光正教育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顺德城市网进行了相关报道,引起顺德区内以及周边城市的很多学生和家长关注,加上今年佛山中小学招生工作即将开始,所以跟我们联系表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学校的相关信息。
钟群莲:我们十分乐意向广大学子、家长提供更多关于学校的信息,也欢迎广大学子、家长电话联系我们或来校咨询。
顺德城市网:好的,谢谢钟校监。学校即将在今年9月投入使用,顺德区以及周边城市有意向9月入读的学子、家长最关心的是光正实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钟群莲校监: 顺德光正实验学校教师队伍来源:第一,从集团专家资源库选派各学科教研专家指导教学;第二,从集团骨干教师、名师资源库中抽调骨干教师到学校任教;第三,面向社会高新招聘骨干教师、名师;第四,面向全国高等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严格考核,把学科专业知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优才生吸纳到学校教师队伍中。
集团有严谨的教师聘用和考核办法,建构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有计划开展新教师培训、光正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名师、首席教师系列遴选、培训与认定工作;开展光正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遴选、培训与认定工作等。顺德光正实验学校建立了“新教师培训——光正新星——光正名师”骨干教师系列培养机制,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构建多重特色体系,校园生活异彩纷呈
顺德城市网:拥有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相信同学们更加憧憬着进入顺德光正实验学校念书学习的时光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彰显办学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那么学校在特色创建上的思路是怎样的?
钟群莲:依托集团雄厚的办学实力和传承集团文化,顺德光正实验学校进行文化融通与创新,提出构建“光正文化 ”的思路,即充分挖掘顺德地域的乡土文化价值,彰显光正教育的品牌效应,使置身于岭南文化中的这所新生学校,以实验命名,以文化为根。学校把岭南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追求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教育理想,“培养具有本根文化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确立“建设中西文化融通的国际化学校“办学定位。因此,结合新开办学校的实际,
学校特色创建拟从新生开始,招生报名时就让家长同时选择学生特长学习项目,每位学生可以按照兴趣选择1-2项,学校根据学生选择的特长编班,科学设置课程,结合校本课程开展特长培训。学生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色;逐步提炼特色文化,创建特色学校。
顺德城市网:感谢钟校监。光正实验学校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特色活动项目、以及校园环境文化方面有哪些具体内容和独特魅力?
钟群莲:学校发展初期,主要从建构特色课程体系、特色学科建设、特色活动项目、特色校园环境文化等四大方面入手,秉承“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 ,人精我妙 ” 这个原则开展实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彰显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社会美誉度。如:
项目一:国际化教育——加入中国-加拿大-美国教育合作项目“外语浸入式课程与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打造英语特色学科;开设“浸入式英语”实验班、“小语种”学习班,培养“双语”人才。
项目二:科学与技术——科学创新STEM课程、机器人设计制作、三模一电(航空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和无线电)、天文观测、生物环保等特色项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项目三:体育与健康——足球、篮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高尔夫、游泳、攀岩、壁球、阳光大课间等体育项目,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
项目四:艺术与文化——钢琴、舞蹈、乐器、声乐、主持人、书法、国画、篆刻、动漫、棋类竞技、陶艺等艺术课程,培养“光正雅行”学生。
项目五:“大阅读”工程——经典诵读、古诗文赏析、戏剧等国学项目,培养积极向上、爱家爱国学生。
项目六:乡土文化——岭南文化学习项目,包括粤剧、文学、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培养既有本根文化,又有国际视野学生。
项目七:特色校园环境——学校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规划、设计,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高标准化教室共88间,建有高规格的篮球馆、壁球馆、攀岩墙、迷你高尔夫室、斯诺克室、游泳馆、跆拳道馆、击剑馆、专业形体室、舞蹈房、钢琴房、合唱室、乐器室、泥塑室、stem创客室、阅读室、图书馆、物理化学实验室等;校园雕塑、校景、休息区、阅读区等,校园环境文化舒适优雅,彰显中西融通特色。
“内外兼修”助力学生“腾飞”
顺德城市网:听完钟校监的介绍,可以想象得到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那么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什么特点呢?
钟群莲:学校建构课程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将原有国家课程中的各学科分类整合成五个领域,即英语与学科、英语与岭南风情、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艺术与其他学科。
1.英语与学科: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英语教学标准开发品德、科学、体育、音乐教材,设定双学科目标教学,实施“英语浸入式”课程,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水平。
2.英语与岭南风情:把顺德地域的文化风情、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编进教材,融入校园环境中,用中英文介绍学习,让学生在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提高英语表达水平。
3.艺术与审美:整合美术、音乐学科,强调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4.体育与健康: 强调运动、安全、有趣、技能和体育特长。
5.艺术与其他学科:艺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理念,在其他学科引入艺术的元素,开发主题教学教材。
(二)开发校本课程
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开设各类兴趣特长培训和兴趣小组活动,分为岭南文化 、学科素养、科学技术、艺术特长、国际视野、体育竞技、润化德育七大类。
1.岭南文化:走进顺德社区、粤韵茶艺、 小导游、童谣、美食、建筑等岭南文化特色兴趣小组学习。
2.学科素养:语言艺术、国学、小记者演讲辩论 、诗韵润德、速算等特长培训和兴趣小组学习。
3.科学技术:鸟鸟关情、机器人、三D打印、航海模型、无线电定向测试、小发明小制作等特长培训和兴趣学习。
4.艺术特长:管乐 、民乐、粤剧 竹笛、合唱、 舞蹈、鼓号、书法、纸艺制作、顺德传统艺术小制作、手工制作、版画、电子小报、电脑绘画 、儿童绘画等特长培训学习。
5.国际视野:西方文化风情、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英语情景剧和英语沙龙兴趣学习。
6.体育竞技:中国象棋 、围棋 、国际象棋 、足球、篮球、羽毛球、毽球、跳绳、田径、队列、武术等技能训练。
7.润化德育:开设德育大课堂,进行德育专题、国旗下讲话、和雅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特色、教室文化等专题讲座和体验感受,提高学生文化品位,陶冶情操,涵养性情。
(三)特色活动课程
学校要有特色,学生要有个性,教育才能出质量。立足于学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学校的个性化差异,促进主体发展。基于学校历史文化和顺德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开设了以下课程学习活动:“和雅”校园文化 、小发明 大智慧 、雏鹰小军警、棋趣 、文学社团 (缤纷艺术团 、“和乐”棋社 、“绽放”社团 )、岭南文化风情、中西文化风情、我是“勤学星”、“和乐”体育艺术 、红领巾阅读银行 、校园节日 。
(四)国际理解课程
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引进国际办学理念,凝炼先进教育思想;通过外国方提供微观解决方案,实施优质国际课程;进行本土实践探索,实现优秀成果共享。
1.与美国、加拿大“浸入式”实验基地学校合作研究课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下的教室文化布置研究”和“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理念与课程研究”;
2.开展“中国-加拿大-美国”三国教育合作项目研究课程:“英语浸入式课程与教学”;3.开展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与建设研究课程:“润化”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推广(澳门东南学校、香港正慧小学)
顺德城市网:谢谢钟校监的详细介绍。刚才您有提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开发校本课程,那么这两大板块上学校会如何协调实施呢?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又有什么意义?
钟群莲: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实施国家课程、地方与校本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开齐开足课程,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充分挖掘顺德地域的乡土文化价值,把具有顺德乡土文化特色的粤剧、文学、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开发校本教材,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安排课时并组织教学。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本根文化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顺德城市网:了解了这么多,一定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抑制不住想要报名的心情了。最后,就是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近日,佛山市公布了2020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那学生和家长们大概什么时候、通过哪些渠道可以了解到顺德光正实验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计划呢?
钟群莲: 根据佛山2020年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时间表,5月15日前各民办学校将会在学校官微对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进行公开,我们也将在教育局批复招生计划后第一时间在“顺德光正”官微进行公布。同时,家长和学生也可以随时通过招生咨询热线(0757-25581618)或官微留言的方式咨询。详情敬请关注“顺德光正”官微。
顺德城市网:相信经过钟校监详细的介绍,广大家长、学子对顺德光正实验学校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学校招生计划也将很快对外公布,敬请大家留意。(杨鑫娟)
■个人简介
钟群莲,广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原任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主持全面工作)。广州市名校长、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优秀德育校长;现受聘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行业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 、广州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专家会员、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理事、广州市卓越校长首批、三、四批实践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