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吸引力应该依赖质量而不是流量

年近四十的央视春晚似乎也进入了不惑之年。总有种众口难调的无奈在里面。直到如今,似乎真正“爱看春晚”的人越来越少,更多家庭是“打开电视放春晚”而已。


尽管这些年整体春晚的作品不如早期,但也不乏好的作品,不能盲目地下定义说“春晚越来越差”。


直至如今,春晚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电视台数据显示,2020年的央视春晚在直播过程中获得了新媒体平台累积11.16亿次点播;与此同时,电视端的直播吸引了5.89亿人。另有560多家海外媒体转播和报道了春晚。


但问题也同样在此。既然有这么多人看,那么,参与春晚的演员和歌手就必须在节目品质上多下功夫,才更能让观众与网友眼前一亮。


至少今年的春晚又是一场“对口型”大型秀。春晚邀请了一群流量爱豆、流量演员在对口型假唱,而说相声的岳云鹏却是真唱,这倒也挺有趣的。更让人难顶的是,这届春晚的京剧节目一出来,就有许多网友发现京剧演员没有对上口型。不少网友笑“也许是戏曲演员的假唱业务不如流量熟练,所以才会出现对不上口型的失误。”


虽然可以理解,春晚是重要的大型晚会,为了保证百分之百没有失误,所以歌舞类必须要用假唱来确保万无一失。但是在大家的记忆里,以前的春晚还是有很多歌手在真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渐渐变成了一场浮于表面的大型假唱现场。


唯有品质,才能塑造真正的好节目。现在谈及春晚,谁不会感慨当年的“千手观音”呢?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