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坐公交共大良到杏坛的时候,全程见证了一个乘客和公交司机的争论。
司机让乘客亮码乘车,乘客说:“上面写的是乘车亮码,就是先亮码再乘车”然后乘客强硬上车,最后也没亮出二维码。为此,司机和乘客就“先亮码再乘车”还是“先乘车再亮码”展开了一路的争论,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谁也不让谁,期间司机还有段时间生气得把车停在了路边,和乘客继续吵。
坐在后排的我,全程如坐针毡,这个乘客没有亮码,她的粤康码到底什么颜色?这个司机有点暴躁,路上河湖多,他千万别一个激动带一车人下水冷静;路上走走停停,会不会耽误我的约会,我要不下车坐下一班……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赶时间,报警之后不能被带回去做笔录,我就要拨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110了。
前几天在城市网的微信群也有看到,有网友说看到一个没有粤康码的学生被赶下车,大家对此众说纷纭,有说司机做得太过了的,也有说学生不应该骂人的,网友“风晴”说的很有道理:“顺德搞一个学生卡方便学生。”
乘坐公交车必须要亮粤康码,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空间有限、人口流动快,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一个大缺口。而对于没有手机、不能亮码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也早就有明确规定的,可以使用彩色打印的粤康码,但是这个没有实时显示的粤康码及时。
现在顺德的各大医疗机构都配备了刷身份证验证粤康码的,而且效率也非常高,不会影响人员通行,这一装备业建议应用到公交车上。另外,每个人的行动轨迹现在都有大数据可以检查,亮码也是联网查询的结果,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搞一个面部识别查粤康码的方式?出门一张脸,什么情况都能立马知道。
之前去东莞的时候,发现每辆公交车上都配备了一名“东莞义警”,他们坐在老式巴士售票员的位置,对每一个上来的人都温柔提醒,检查“入门三件套”,开车的师傅还是和原来一样,专心开车,不用分神关心乘客有没有戴好口罩,不用开车途中转头来看乘客的粤康码是什么颜色。顺德也可以采用招募志愿者的方式,来辅助做好公交车防疫督导。
另外,所有的扫描出来粤康码的那个码,都是在公交车来了,大家才能看到,有一些不会提前找到粤康码的乘客来说,很浪费时间。而公交站牌一个那么好的媒介,上面放的永远都是各种广告,加多一个粤康码的标志都不行吗,一个标志也不会用太多地方,公交站牌的管辖方能不能要求每一个投递广告的都必须在海报一侧加上粤康码呢??
公交车站不比地铁站,没办法做到在站点验证粤康码,但是也必须应该想个办法,解决一下这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