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不改鱼灯亮,人情味里见顺德。
10月7日农历八月十六,大良粤韵清晖历史核心区灯火温暖,人流如织,备受瞩目的2025大良鱼灯会在大良升平社区和华盖路步行街举行。当晚突降大雨,近百盏鱼灯在雨中点亮,鱼灯和游龙在雨水中“游动”,市民游客撑伞相伴、热情不减,在风雨中共同守护这场以“游鱻则灵”为主题的非遗民俗盛会。
备受瞩目的2025大良鱼灯会在大良升平社区和华盖路步行街举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通过民俗巡游、鱼灯展、欢喜鱼市、鱼灯宴、青年艺术空间、社区互动体验等亮点设计,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民俗体验,近距离感受浓厚的顺德优秀文化和大良的历史底蕴。
■ “宠粉”!雨中巡游,鱼龙依旧舞动
当晚,在一片祥和欢乐的中秋佳节气氛中,民俗大巡游如期启动。随后雨幕渐起,本应按下的巡游暂停键却未按下。风雨中,由非遗传承人潘智江老师团队制作的两条长达6米的大鱼灯——传统锦鲤灯与金色定制鱼灯,在雨中引领队伍,分别寓意“锦绣前程”与“金玉满堂”,更象征顺德人无惧风雨、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两条长达6米的大鱼灯雨中开道。
巡游队伍阵容强大,包括大良鱼灯、南朗鱼灯、八音锣鼓柜、众涌春色、醒狮、麒麟以及由大良街道办事处、德良集团和伊丽莎白集团联合打造的鱼灯仙女队等方阵。尽管雨水不断,巡游人员精神抖擞,沿升平社区、清晖路、华盖路一路行进,与沿途市民亲切互动。不少观众深受感动,自发购买小鱼灯、化上鱼灯妆加入队伍,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支持。
这一夜,清晖片区一片灯火辉煌、鱼灯曼舞。
队伍从升平康帅府出发,途经清晖路、华盖路、桥珠广场再返回康帅府,所到之处,尽是欢声笑语。这一夜,清晖片区一片灯火辉煌、鱼灯曼舞,市民游客以极高的参与热情共庆团圆佳节。
风雨中,鱼龙共舞,令人心生震撼。
“看着巡游队伍在雨中继续坚定前行的那一刻心里有被触动,这或许就是顺德人不惧险阻、敢闯敢拼的写实吧!”专程来顺德看鱼灯巡游的陈美琳撑伞在雨中默默拍下雨中鱼龙共舞的一幕,不禁感慨:“顺德的‘宠粉’是实打实的,主打一个都不白来!”
■ 好玩!多元活动推动非遗与社区共融
鱼灯会作为大良的特色节日活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今年,大良鱼灯会成功入选顺德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次活动,主办方通过多个活动融合非遗与在地艺术,带领市民游客走进非遗鱼灯的世界,了解背后的艺术魅力和社区焕新成果。
活动主办方借助鱼灯会这一契机,邀请了多位青年艺术家团队对升平社区内空置旧屋进行改造。这些曾经沉寂的古宅在艺术家的巧思妙手下焕发全新活力,成为鱼灯会期间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
巧妙灵动的街区装置处处都是打卡点。
据悉,在10月7日至8日期间,欢喜鱼市在凤城幼儿园隔岗大街举行,20+美食与文创摊主出动,现场有吃有玩有看。在活动期间,全国鱼灯展览也限时开放,除了大湾区内的大良鱼灯、新会鱼灯、沙头角鱼灯等,还有来自徽州流派的瞻淇鱼灯与江南流派的青田鱼灯、洞头鱼灯等一同展出,让市民一次领略不同流派的鱼灯艺术。
当晚更有精彩现场,氛围热烈。
10月8日,主办方邀请顺德名厨于康帅府设大良鱼灯宴,延续巡游的热闹氛围,并呈现顺德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独特魅力。宴席期间,现场还将拍卖数盏寓意祥瑞的鱼灯,将好运传递。
■ 新生!非遗、历史街区焕新赋能人文经济
在大良旧城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内,百年蚝宅、宝华巷、钟楼等承载岁月记忆的老建筑静静伫立。如今,大良街道正扎实推进佛山历史文化名城顺德大良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项目,以“绣花功夫”对宝华巷、名扬里等片区实施微改造与精提升,推动镬耳山墙下的传统空间与现代消费体验有机融合,实现“老街区·新生活”与“老传统·新表达”的有机结合。
市民游客以极高的参与热情共庆团圆佳节。
同时,锦岩公园、钟楼公园TOD综合开发、华盖路步行街提升等工程协同推进,进一步增强了历史城区的文旅承载力与体验深度,为构建“古今双城”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鱼灯会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IP,展现了大良城市在资源整合、文化包容与创新表达方面的强大能力,是人文与经济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未来,鱼灯会这一IP将持续深化内涵,融入更多业态,以人文价值点亮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
尽管雨水为2025大良鱼灯会增添了别样挑战,却也映照出顺德人团结乐观、坚守传统的人文精神。鱼灯不熄,巡游不绝,正是这样的城市情怀,让大良在传承与创新中始终焕发活力。
编辑:刘远雄
视频:刘远雄
图源:主办方